【文/叶卡捷琳娜·恩蒂娜,翻译/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夏青】从昨晚(7月31日)开始在科索沃发生的事情并不令人诧异,由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挑衅致使的冲突
【文/叶卡捷琳娜·恩蒂娜,翻译/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夏青】从昨晚(7月31日)开始在科索沃发生的事情并不令人诧异,由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挑衅致使的冲突
【文/叶卡捷琳娜·恩蒂娜,翻译/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夏青】从昨晚(7月31日)开始在科索沃发生的事情并不令人诧异,由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挑衅致使的冲突升级,必然会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后的某个时刻发生。令人懊恼的是,它正好发生在假期最多的八月,且有迹象表明,这只是一个开始。为什么科索沃冲突的升级不令人诧异?自南斯拉夫解体以来,塞尔维亚族一直是巴尔干地区全然没有解决的民族问题。塞尔维亚族的问题不仅涉及科索沃和梅托希亚省,还关系到波黑这个近十年来严重衰退的“人造国家”的未来。这是一个关乎黑山塞尔维亚人未来的问题。黑山正在按照乌克兰“反俄”计划的模板构建自己的国家模式。最后,这还关系到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地位,教会正在被异教徒紧紧包围。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科索沃和梅托希亚省是现今塞尔维亚与西方集体博弈中的“死棋”。 首先,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当局在联合国与欧盟的协调下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关系正常化谈判。在过去十年里,双方就塞尔维亚承认所谓科索沃独立的条件进行了多次讨论。也就是说,目前所造成的局势就是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当局的谈判结果,而且只能是这样的结果,西方对此也毫无疑问。2011年,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对科索沃问题提出了具有政治性错误的保留意见,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那之后,欧盟的宠儿鲍里斯·塔迪奇失去了总统职位。今年六月的一个清晨,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科索沃地区表示: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当局的谈判应该以互相承认而结束。虽然在默克尔事件之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系正常化”这句话出现在所有欧盟文件中,但朔尔茨说的话看起来还是不太专业。其次,科索沃和梅托希亚省的95%人口是阿尔巴尼亚人,而塞尔维亚人不仅集中在科索沃地区的北部(塞族是北部人口最多的群体),还分散在南部的小飞地中。因此,塞尔维亚军队在该地区的任何成功的军事行动都会被外界视为“种族清洗”,除了印证欧洲对塞尔维亚的蛮族印象,我不明白这样的军事行动能给塞尔维亚带来什么。近年来,塞尔维亚一直在积极推动“开放巴尔干”倡议,实际上是要通过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地拉那)建立一个通往南部海域并进入都拉斯港的运输——物流走廊。塞尔维亚可能利用它来实现与阿尔巴尼亚人的关系正常化,以及发展与北非国家的经济合作。当然,这也可以作为北约在东南欧的重要通道之一,但也有迹象表明,这不是塞尔维亚领导层需要它的真正原因。第三,塞尔维亚民众大规模举行集会(比俄罗斯国内还多)表达对俄罗斯的支持。根据不同的民意调查,80%以上的塞尔维亚公民支持俄罗斯。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大大改变了塞族人对现实的情感认知:他们相信并等待着俄罗斯的复兴,因为俄罗斯的复兴是恢复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正义的唯一机会。在他们眼中,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就是一个强大的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挺俄示威 图自社交媒体 正是选民对俄罗斯的支持使塞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不准备、也不太可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同样,他甚至比他的所有前任更不能在科索沃问题上做出任何冒然的举动。目前出现的情况无异于背叛塞尔维亚以某种方式收回这块神圣的土地,塞尔维亚人是不会接受的。让局势变得更复杂的是,在2022年4月的大选结束后塞尔维亚正在组建新的内阁和政府,武契奇希望尽可能地推迟内阁政府的组建结果,以形成一个平衡的政治格局——“既不向西方,也不向俄罗斯”。今年9月是最后期限,而科索沃地区发生的挑衅事件似乎在提醒西方国家要抓紧时间。最后,对于西方,尤其是欧盟而言,科索沃问题无法通过谈判解决已是公开的事实。欧盟的调解早在2018年11月就失败了,当时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当局之间的谈判因阿尔巴尼亚人对塞尔维亚和波黑的出口货物实行100%关税而停止。如果西方承认调解失败,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无能。对于欧盟而言,科索沃地区不是中东,更不是乌克兰,它是一个公开属于特定地缘政治势力范围内的区域(这一势力范围内的所有国家都渴望成为欧盟成员),这一点是所有地缘政治大国(美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中国)都承认的。在该地区进行小规模挑衅,然后以与塞族人达成妥协或在最终承认所谓科索沃独立地位的同时得到塞族人的反击而结束——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此外,塞尔维亚的尖锐反应将使美国、比利时、德国和英国有机会声讨武契奇在重复“普京方案”,并对塞尔维亚人做出“全面”的回应。在没有外部支持的情况下,塞尔维亚人没有足够的防空能力(西方只会在空中对塞尔维亚的任何反应作出回应)。